返回

老子·道德经

关灯
护眼
第二章(1 / 1)
是以圣人居无为之事7,恶已1้;为而弗,难和易互。有无之ใ相生也3๑,夫唯弗,长短之相刑也4,是以弗去,音声之相和也๣6,先后之相随,恒也。

[原文]

天下皆知美&#x,所以有和无互相&#,万物作而弗始也8,皆知善,成功而弗居也。难易之相成也,高下之相盈也5。

[译文]

天下人都知道美之所以为美,那是由于有丑陋的存在。都知道善之所以为善,那是因为有恶的存在。行不言之教,斯ั不善矣2,长和短互相显现,高和下互相充实,音与声互相谐和,前和后互相接随——这是永恒的。因此圣人用无为的观点对待世事,用不言的方式施ๅ行教化:听任万物自然兴起而不为其创始,有所施为,但不加自己的倾向,功成业就而不自居。正由于不居功,就无所谓失去。

[注释]ຓ

1恶已:恶、丑。已,通“矣”

2斯:这。

3相:互相。

4刑:通“形”此指比较、对照中显现出来的意思。

5盈:充实、补充、依存。

6音声:汉代郑玄为《礼记·乐记》作注时说,合奏出的乐่音叫做“音”单一发出的音响叫做“声”

7圣人居无为ฦ之事:圣人,古时人所推崇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。居,担当、担任。无为,顺应自然,不加干涉、不必管束,任凭人们去干事。

8๖作:兴起、发生、创造。

9弗志:弗,不。志,指个人的志向、意志、倾向。

[引语]

本章内容分两层次。第一层集中鲜明的体现了老子朴素的辩证法思想。他通过日຅常的社会现象与自然现象,阐述了世间万物存在,都具有相互依存、相互联系、相互作用的关系,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,确认了对立统一的永恒的、普遍的法则ท。

在前一层意思的基础上,展开第二层意思:处于矛盾对立的客观世界,人们应当如何对待呢?老人提出了“无为”的观点。此处所讲的“无为”不是无所作为ฦ,随心所欲,而是要以辩证法的原则指导人们的社会生活,帮助人们寻找顺应自然、遵循事物客观发展的规律。他以圣人为例,教导人们要有所作为,但不是强作妄为。学术界有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总纲;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๰的引言,全书๰的宗旨都在其中了。

[ຑ评析]

无论学术界在“道”的属性方แ面的争论多么เ激烈,学者们都一致认为老子的辩证法思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。老子认识到,宇宙间的事物都处在变化运动之中的,事物从产生到消เ亡,都是有始有终的、经常变的,宇宙间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。老子在本章里指出,事物都有自身的对立面,都是以对立的方面为自己存在的前提,没有“有”也๣就没有“无”没有“长”也就没有“短”;反之亦然。这就是中国古典哲学中所谓的“相反相成”本章所用“相生、相成、相形、相盈、相和、相随”等,是指相比较而存在,相依靠而生成,只是不同的对立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。

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“无为ฦ”一词。无为ฦ不是无所作为ฦ,而是要按照ั自然界的“无为”的规律办事。老子非常重视矛盾的对立和转化,他的这一见解,恰好是朴素辩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。他幻想着有所谓“圣人”能够依照客观规律,以无为的方式去化解矛盾,促进自然的改造和社会的发展。在这里,老子并非夸大了人的被动性,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,像“圣人”那样,用无为ฦ的手段达到有为的目的。显然,在老子哲学中有发挥主ว观能动性,去贡献自己的力量,去成就大众的事业的积极进取的因素า。

[解读]朴素า辩证法的闪光

朴素的辩证法,是老子哲学中ณ最有价值的部份。在中国的哲学史上,还从来没有谁像他那样深刻和系统地揭示出了事物对立统一的规律。老子认为,事物的发展和变化,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ณ产生的。对立着的双方互相依存,互相联结,并能向其相反的方向转化。而这种变化,他把它认为是自然的根本性质“反者,道之ใ动也”(第四十章)。老子的辩证法是基于对自然和社会的概ฐ括,其目的在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活的政治制度的模式。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对立面,在人类社会生活中ณ随处可见,如善恶、美丑、是非、强弱、成败、祸福等,都蕴含着丰ถ富的辩证法原理。譬如说,如果人们没有对美好事物的认定和追求,也就不会产生对丑恶现象的唾弃;当你还沉浸ฤ在幸福或成功的喜悦中时,或许一场灾祸或不幸正悄悄临近。

有个哲学家说过:人们讲得最多的,却往往是他最不了解的,人们对部分事物和表面现象的关注,常常会忽视整体的隐藏在深层次的、最本质的东西。宋代大诗人苏东坡在《题西林壁》一诗中写道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,只缘身在此山中。”这富于哲理的诗句。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ຖ分、宏观与微观、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领悟,这富于启迪性的人生哲理,与老子的辩证法有异曲同工之ใ妙。如果我们站在的高度上,会发现人类文明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、美与丑、进步与落后等矛盾斗ç争中前进的。而辩证法的丰ถ富内涵就包含在全部ຖ人类文明史中。

老子的朴素辩证法,对中国文化的影响是极其深远的。传统艺术中有不少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,就与之有明显的渊源联系。例如“有”与“无”出自老庄哲学“有无຀相生”体现了事物对立统一的辩证关系,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น作的辩证关系。后世的作家、艺术家,他们逐步从老庄哲学中ณ引申出了这样一种思想:通过“有声”、“有色”的艺术,而进入“无声”、“无຀色”的艺术深层境界,才是至美的境界。与之相关“虚”与“实”的概念也随之应运而生,而“虚实相生”理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美学中独具特色的理论。

“奇”与“正”这对范畴涉及艺术创作中整齐与变化相统一的创造、表现方法,为中ณ国古代作家、艺术家所常用。“正”指正常、正规、正统、整齐、均衡“奇”指反常、怪异、创น新、参差、变化,二者在艺术创造中是“多样统一”规律的具体表现之一。在创作者们看来,其意味着事物与事物或形式因素之间既有对称、均衡、整齐以有参差、矛盾、变化,彼此相反相成,正中见奇,奇中有正,奇正相生,于是产生出和谐的、新颖的艺术美。倘若寻根究源“奇”与“正”作为对立的哲学范畴,正始见于《老子》五八章:“正复为奇”而将这对范畴移用于文学理论中,则始于刘勰《文心雕龙》。

不容否认,在中国哲学辩证法发展史上,老子的学说及其影响值得大书特书๰一笔。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