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藏书楼一览

关灯
护眼
§§第四章 文源阁(1 / 1)
最为史家看重:易类、书类、诗类、礼ึ类、春秋类、孝经类、五经总义类、四书类、乐类、小学类。以及被称作“江南三阁,雨霉风凉敕苑吏继,咸丰十年1860年八国联军入侵时纵火焚毁。经书居群籍之犹如新春伊始标,是余姚人黄澄量所建私人藏书楼ä,史部著述浩博如火之炽应用红色,又名“七十二峰草堂”。楼中藏书最多达到6万余卷,其中ณ《明文类体》在清朝文字狱时期保存了明代四百多家文集奏议,

建国以后书。“昨岁书成楠架陈題为四色一时新:“藏书之ใ家颇多而必以浙之范氏天一阁为巨เ擘因辑《四库全书》命取其阁式以构庋贮之所……于是就御园中隙地一仿其制为之ใ名曰文源阁”清朝纂修《四库全书》是中ณ国文化史上的一次重大的文献整理活动这次由朝廷倡导的规模空前的修书活动表面上是稽古右文渲染文治修明的景象而实际上是要通过编纂过程中的征书、禁书๰、毁书和编书等一系列做法來清除汉族士人反对满族异族统治的思想和典籍即钳๧制思想消灭异己้也就是后世所谓的“寓禁于征”《全书》广泛网罗和搜集了从上古流传至清初的所有著作用经、史、子、集四大部分类共收书3461้种总计7๕9337卷约9๗7700万字它不仅全面总结和系统整理了三千年來中国封建文化的学术成果保留了丰富的典籍而且任职于“四库馆”的官员学者多是当时学术名流他们倾十年心血而成的《四库全书》无疑也是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一大贡献

这部大丛书的主要历史影响除学术成就外当数“四库七阁”的建立该书因卷帙ຉ浩繁不曾付梓刊â行只手抄了七部ຖ分别建阁贮之ใ这就是被称作“内廷四阁”或“北四阁”的北京大内之文渊阁、圆明园之文源阁、承德避暑山庄之文津阁和盛京今沈阳故宫之文溯阁;

位于北京圆明园内;手叩之音色如铜石宽盈丈四周俱镌有名臣诗赋是当年圆明园中最大、也是最著名的一块太湖石与颐和园乐่寿堂前的“青芝岫”齐名阁东侧为御碑亭碑上勒有御制《文源阁记》

构造精义แ

乾隆帝对这部ຖ“浩如烟海委若邱山”的巨เ书的贮藏是极为审慎的他听说宁波范氏天一阁建筑构造别有精义便下令仿其规制ๆ营造庋书之所文源阁虽已不存但其格局当与文渊、文津、文溯三阁无຀异从实物來看现存的其它内廷三阁均为正宇上下六楹á、各通为一间内部则对天一阁予以改进采取了明两层暗三层的“偷工造”法即外观重檐两层实际上却利用上、下楼板之间通常被浪费的腰部空间暗中多造了一个夹层全阁上、中、下三层都能用來贮藏书籍既充分利用空间又节省工ื料体现了清代宫廷建筑师们在工程设计和建造艺术上的高度造诣和技巧外观上为水磨丝缝砖墙墙色为ฦ较沉静无华的灰色深绿廊柱歇山式屋顶上覆绿剪边琉璃瓦为显示ิ建筑功能ม楹柱间特地绘以河马负书๰和翰墨卷帙ຉ画面色调清雅全阁外观古朴典雅蕴含深意内中遍藏宏富卷帙宁静肃穆堪称中国古代藏书楼的典范文源阁地处皇家园囿中ณ在一片金碧辉煌中卓然不群更是独擅朴素า之美

取名独具匠心

除强调山水葱郁之气的庇护外七阁取名亦独具匠心既表明了乾隆帝推崇儒家经典的宗旨也借若“渊”、“源”、“津”、“溯”等字从水而立义仿效范氏天一阁的“天一生水”而克火以求阁书永存

阁内藏书

阁内的《四库全书๰》以浙江产上等开化纸缮写共抄得36000่册书册封皮采用“经、史、子、集四部各依春、夏、秋、冬四色”的装潢办法即用象征四季的颜色來标明书的类别ี:

建于清嘉庆十二年1807;因其周围有四明山七十二座山峰环æ;子部ຖ采撷百家之学如同秋收着以浅色蓝色;集部ຖ诗文荟萃好似冬藏适用深色灰黑色以色分部一目了然装ณ帧上为软绢包背装ณ束之绸带并以楠木为匣既精致美观还能防潮防蛀据档案记载文源阁全书每册的页都钤有“文源阁宝”和“古稀天子”印末页ษ则钤上“圆明园宝”和“信天主人”印朱色晶莹又为全书增色不少

阁书被毁

文源阁落成后乾隆皇帝每年驻跸圆明园几乎都要來此修憩á观书吟咏題诗《四库全书》抄毕送藏文源阁后伴随着“康雍乾盛世”的余光确也度过了半个多世纪宁静祥๷和的时光但是好景不长咸丰十年1860่英法联军攻占北京他们在饱掠圆明园珍宝之后举全园而火焚之大火在这座举世闻名的“万园之园”中肆虐了三日຅文源阁和其中的《四库全书》以及贮藏于味腴书屋中ณ的一套《四库全书荟要》也๣在这场浩劫中ณ化为ฦ灰烬阁与书从告竣送藏到被毁存世仅七十余年

现在的文源阁阁已不存仅余阁基其上青砖仍较为ฦ规整;曲池已涸高大的“石玲峰”因民国时两股土匪争相盗卖不得被其中一方炸为两ä截轰然坍于蔓草之ใ中当年曾在四库馆担任副总裁的彭元瑞、曹文埴題写的诗文碑刻虽湮沒在一片荒芜中ณ尚依稀可辨;而乾ດ隆帝的御碑已挪至文津街的国家图书馆分馆院内文字仅存其半整个文源阁遗址和旁้边的舍卫城遗址遥相呼应偶有游人凭吊至此不胜唏嘘慨叹至于阁中所藏《四库全书๰》仅闻民国时湖州刘承干嘉业堂曾藏有钤๒“文源阁宝”的全书๰六册此后人世间便不再有此惊鸿一现了

范氏天一阁

范氏天一阁创建于明代嘉靖末年始建者是当时的兵部右侍郎范钦范钦๔一生爱书๰成癖酷爱藏书他搜集书籍的原则ท是“不薄古人厚今人”嘉靖三十九年范钦๔卸职归里为使所搜集的藏书能永久保存在宁波建楼6间做为藏书๰之所即为ฦ“天一阁”范钦๔死后其长子范大冲继承了藏书๰为使所藏之书不至分散丢失为其后代定了一条家规就是“代不分书๰书不出阁”因此直到เ清朝初年范钦的曾孙范光文仍将天一阁的书๰籍完好地保存着

至乾隆时代皇帝为ฦ了“嘉惠艺林启牖后学公天下之ใ好”“用昭文治之盛”决定编纂《四库全书》所谓《四库全书》就是将全部书分为ฦ经、史、子、集四类分别ี编纂而成为了广泛“搜罗古今载籍”乾ດ隆皇帝下令要各省多方แ面加意搜集古籍和遗书๰送交上來以备编纂之用仅宁波天一阁范钦๔的后代范懋柱就送交了638种珍贵的古书其中被收录到《四库全书๰》中的有9๗6种列入存目的为3๑77๕种

《四库全书》

乾ດ隆三十八年《四库全书》的编纂正式开始并设《四库全书》馆负责全部工作乾隆皇帝选派了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的作者纪昀字晓岚和陆锡熊为总纂陆费墀担任总校担任编纂的著名学者有邵晋涵、戴震、周永平、姚鼐、朱筠等前后共有36๔0余人加上缮写、装ณ订等工作最多时有3000余人直到เ乾隆五十二年共用15๓年的时间编成此书全书๰共编入各类书籍3500余种共计7๕9万余卷装订36万册总计有230万页99๗7亿字而且均以毛笔正楷抄写这部巨著搜集了自我国周代以來至乾隆年间编书时为止300่0余年的政治、经济、哲学、文学、天算、舆地、科技、医卜等方面的重要著作成为中外历史上最大的一部ຖ百科丛书

《四库全书》共缮写了7๕部每一部ຖ都是用香楠木二片上下夹之并束以绸带装ณ在香楠木匣内书面都是绢面“经部”用黄绢“经解”用绿绢“史部”用红绢“子部ຖ”用蓝绢“集部”用灰绢每匣上面均刻有书名7部《四库全书》前4๒部分藏于北京紫禁城皇宫之“文渊阁”圆明园之“文源阁”热河行宫之“文津阁”奉天行宫今沈阳之“文溯阁”这就是著名的“内廷四阁”或称“北四阁”该四阁的建筑格局也๣都是按宁波“天一阁”营造的《四库全书》编成之后乾隆兴奋地赋诗道:

“四库七阁”

乾隆皇帝十分重视中国的;乾隆四十年1้775年建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