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般若莲花处处开

关灯
护眼
第19章 《心经》修证圆通法门——南怀瑾讲解 (4)(1 / 1)
是无等等咒,就是般若修法,”观自在菩萨?!假使真有一个咒语,般若就是无上咒,你图的是什么?没有其他咒语超过它了?“是大神咒,是大明咒,是无上咒,

那么观自,不是,真实不虚。难道另外别ี有个法吗:你们不要乱ກ念咒子啦,要念咒子才对&#x,《心经》末尾不就有个咒吗&#,“能除一切苦”,只有这个咒子,使人能解决一切问题๤,“真实不虚”,能除一切苦。,我现在说给你们听,“揭谛揭谛,波罗揭谛,波罗僧揭谛,菩提萨婆诃”,这便是大咒。因此关键不是咒不咒的问题,你以为ฦ念个咒子才叫修行啊,般若法门正是最好的咒,“观”自在就是咒,观自在就是陀罗尼,总持法门。

“寻”的心理现况,一个念头去接另一个念头,一个思想去接另一个思想,就是寻的现象。“伺”,妄想念头好像停止一样,似乎不大用力,很静,但其实还是念。古人译为“有觉有观”、“无觉有观”、“无觉无຀观”,弥勒菩萨在《瑜伽师地论》里,谈心理修持的状态,提出三个程序,玄奘法师将之异译“有寻有伺”、“无຀寻唯伺”、“无຀寻无伺”。这些心意识的心念变化过程形态,自己须看得清清楚楚、明明白白。而如此这般修持所产生的功德和妄想的关系究竟如何,《瑜伽师地论》以这三地概括得层次分明,这里暂且不提。

苦、集、灭、道,称为四圣谛,谛即真实之意。四圣谛不是辟支佛道,是罗汉道。世尊三转十二行法轮,示二乘๖人四谛法门:

无凡夫的老死,亦无辟支佛的老死尽。以般若观一切法,可以超越世间法之无明,超越出世间法之无຀明尽。

你要知道呀,断ษ烦恼若一个一个的来断,需要很长久ื的时间,若能自断ษ,所有烦恼,一时断ษ尽。烦恼从什么เ地方生?从我而生,无我,烦恼尽灭。所以自看、自见,是最妙的法门,但是,无下手处。因此,般若不是向外而求,背心向境——有我——属世智辩聪。背境求心——无我——明心生智慧,智慧不离自性,便是般若。

昔日马祖有一弟子,名石拱禅师๲,未出家时是一个ฐ大将军,喜欢射鹿。有一天,路经马祖的道场,马祖๢问他是何人,他说我是个猎士,喜射鹿。马祖๢问他一箭射多少只,他说一箭射一只。马祖说:“你不懂ฦ射。”“我不会射,然则和尚懂射否?”马祖๢说:“我懂射。”“那ว你一箭射多少只?”祖๢曰:“一箭射一群。”猎士曰:“彼此是众生,何必一箭射一群呢?”马祖曰:“你既然明白这道理,何不自射?”“若教某甲自射,无຀下手处。”

1้976年,台北三重市慈云讲寺创设“中国内学院”,礼聘法师๲任院长。

1967年,离开台中北上,任圆山临济寺书记、十普寺三藏学院教师。

舍者,对方是受惠者,也不执著自己施舍给他多少财物等。这就是《金刚ธ经》所说的:“菩萨于法应无所住行于布施,所谓不住色布施ๅ,不住声香味触法布施。须菩提!菩萨应如是布๧施,不住于相。何以故?若菩萨不住相布๧施ๅ,其福德不可思量。”虽行布施而不住于相,其功德如虚空般广大无຀边,不可穷尽。

对于修习布施ๅ法门容易出现的一些问题,我们也๣要特别加以注意。有些人布施是为博得美名,以此沽名钓ี誉;有些人布施是因有愧于人,以此换得心安;有些人布施是为ฦ显示ิ富有,以示ิ高人一等;有些人布施ๅ是为逃避厄运,以此破财消灾;有些人布施是为受人拥护,以此笼络人心;有些人布施是因争强好胜,以此自我炫耀;有些人布施则为功利使然,以此作为盈利方式。在佛教看来,这些布施都是不如法、不究竟的。虽然也能带来相应利ำ益,却会因发心偏差导致种种后遗症。

(四)正业:是行为的德行。业有三种,即身业、口业、意业。我们的身口意三业都要远离十恶行,远离烦恼,远离处处以自我为中ณ心。不仅如此,还要通达无我,勤修戒定慧,广行六度四摄,这才是菩萨应行的正业。

(二)正思维:即正确的思考。思考与自身认识有关,一个无຀知的人,一个对人生充满困惑的人,一个执著错误观念的人,不可能有正确的思维。要使我们的思考与真理相应,就必须ี以正见为基础。如此,始能逐步趋向正思维。所谓“听闻正法,如理思维”,说的正是这个道理。正思维,又称正志。志,有志向义。正志,就是树立崇高的人生目标,以此引导自己้的价值取向和行为方式。

人生一世,无不希望自己能ม潇洒走一回。什么是潇洒?有人以为一掷千金是潇洒;有人以为一身名牌是潇洒;有人以为豪宅名车是潇洒;也有人以为万众瞩目是潇洒。其实,那些只是一时风光。这种风光所带来的,往往是更大的障碍。在生活中ณ我们可以发现,很多人为ฦ保持以往的风光,保持相应的生活水准,不得不勉为ฦ其难,劳碌奔忙。一旦风光不再,就会痛苦失落。事实上,这种风光并非人生必需。我觉得,真正的潇洒是建立在超越束缚的基础上。倘能ม处处以般若智慧观照人生,不为物役,富贵能ม够自在,清贫同样自在,那才是究竟的潇洒。

随之解体。他现在是你的丈夫,以后也可能成为其他人的丈夫。倘能ม具备这些认识,缘聚时彼此珍惜,缘散时互道珍重,也๣就没有因此而起的烦恼了。

自性空:世间外道由于不了解诸法的缘起性,在接触事物时,难免出现自性见,以为事物是自己有、自己้成、本来如此的。小乘有部ຖ虽知缘起之理,但同时也认为诸法本有自性。而以般若中观的观点来看,自性与缘起是不能并容的。《中论·观有无品》说:“众缘中有性,是事则ท不然,性从众缘出,即名为ฦ作法……性若是作者,云何有此义,性名为无຀作,不待异法成。”缘起是作法,由众缘所作而成;自性乃无຀作,自己有、自己้成,不待众缘便可成立。因而,中观学者认为ฦ:缘起必然无自性。此为自性空。

观空:是从观想的层面认识空。那些瑜伽行者进入止观状态时,能ม随观想显现种种境相。修火观成就时,所见之处皆为烈火;修水观成就时,所见之处皆为大水。在现实生活中,“杯弓蛇影”的典故也๣说明了同样道理。某先生误将杯中ณ弓影错认为ฦ蛇,以为自己已๐将蛇喝入肚中,结果大病一场,待知道真相后,立刻๑痊愈如初

般若对于生命改善具有至关重要的作用。缺乏般若智慧,人们就会产生认识上的迷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。

先释般若。般若,是梵语音译。佛教经论的翻译,有音译和义译两种方式,音译多是在特殊情况下使用。玄奘三藏在译经时,就制ๆ订有“五不翻”的规则:(一)尊重不翻;(二)顺古不翻;(三)多义แ不翻;(四)秘密不翻;(五)此方แ所无不翻。“般若”既ຂ属于第一种类型,以尊重故不翻。另一方面,汉语中也๣缺乏与“般若”内涵相应的词汇,故采用音译。

没有错啊!依教理讲,那禅师这样回答,一点都没有错,古镜未磨,此心还没得定发慧,没悟以前,黑如漆,哪里有错?古镜既磨后如何?照天照地,那ว不是唯识所讲第八阿赖耶识,转成大圆镜智了吗?但是宗门祖师禅与如来禅不同。你们如果去化缘,遇到同样的情况,给人扫地出门,你服不服气啊?不服气。这和尚当然不服气,再去修行,又住茅棚潜修,三年以后,再回来化缘。大居士看到他又来了,好啊,请坐,我问你,还是那句老话:“古镜未磨时如何?”答:“此去汉阳不远。”再问:“古镜既磨后如何?”答:“黄鹤楼前๩鹦鹉洲。”嘿๹!请接受供养。

这是什么道理?三年的历练毕竟没有白费。他先前所答,已非泛泛之ใ辈玩口头禅的阶段,真也到了相当程度,也有相当的功夫,但仍不行。照见五蕴皆空,便算了道吗?不对的,我们这位大维摩居士说不对就不对,你有什么办法。

这次寒假共修,每个人都要好好观心,不做观明点,或者念佛念咒等等其他功夫。明点是心造,念佛念咒也๣都是此心在念,观想佛菩萨亦是同样这颗心在想。凡所有想,皆是境,佛也好,魔也๣好,山水也好,人物也好,都是境界ศ;能ม起境界,能想,能诸般造作的,非境。所观所照的是心念的变相,是境界般若;能观能ม照的,不是境界ศ般若,而是实相般若。修行人必须找到เ能观能ม照的那个,才算开始发现自己้本来的面目。

苦由我来有我就有苦

我为了怕你们听了似懂非懂,因此婆婆妈妈,一而再,再而三,将《心经》般若观法,从头至尾,从尾至头,反反复复,不厌其烦地加以说明,希๶望大家好好体会,好好在八识田à中记牢。一入耳根,永为道种。

你们当中ณ已有少数人有一点入门的样子了,但大部分还莫名其妙,不知所云,甚至有些更妄作聪明,自以为ฦ是,在那里理上推理,头上安头,越来越离谱,要不得。在座之ใ中,每人至少已有七天的禅修经验,放下一切法,放下一切心。现在好好求忏悔,每一上座,不要忘记先前所讲,先诚敬地忏悔,然后真心地发愿。再来,依《心经》观心,如此修去。

观自在菩萨开始从四谛法“苦集灭道”的苦谛开示ิ我们,痛下一锥。苦海茫茫,一切众生有求皆苦。不但世间法求不得苦,求出世间法而不能相应更苦。想学佛,想出家,想成道,多苦啊!世出世间,一切皆苦。如何了脱๳这苦呢?苦由哪里来呢?——由á“我”来,有我就有苦。我从哪里来?由á身由心,由念头思想和四大和合而来,是名“色受想行识”五蕴。先要了此五蕴,才能跳出苦海ร,跳出苦海ร即是“度一切苦厄”。如同乘船由此岸到彼岸,需要借助工具。般若观行,正是最好最妙的工ื具。依之起修,自性自了,自性自度,还怕跳不出痛苦深渊,照见五蕴皆空吗?

我们如果做白骨观,身上肌肉、气脉、神经、细胞等等都化掉了,还有什么气脉ำ不气脉的,不就好了吗?有气脉就是还有肉体,肉体是受阴。受蕴哪里来?从色蕴的四大

来。四大空不了,其余受想行识四蕴更免谈了。因此无法度一切苦厄,长日都在苦中。所以观自在菩萨告诉舍利子,从观心去了世间诸苦。

观心不要蓄意,不要用力,自自然然去观。实际上,你一观这个ฐ念头,这个念头已经跑掉了。跑了的不去追寻,未来尚未生起的,不去迎取。当下即是空。管它空也๣好,不空也好,一念清净自在。有杂念妄想来,——舍,布施掉,即传统禅宗讲“放下”。念念舍,善念也好,恶念也๣好,世间念头,佛法念头,一切皆是虚妄。譬如《圆觉经》所讲,“知幻即离”。知道这念头是虚假幻化的,它来了,不必费力赶它,轻轻一观,本来空嘛ใ!“不假方便”,用不着求佛菩萨帮忙。“离幻即觉”,离开了妄想,不就清清静静,明明白白,自性般若,没有程序,“亦无຀渐次”,当下现前๩,这不是很好吗?可是有些人也许错解了《圆觉经》,以为觉了就成佛。他不知道,纵使如此,还是初觉始觉,不是本觉。

四大并没有障碍你

般若观行的功夫真到了家,突然之间,顿ู悟,照ั见五蕴皆空。身心内外统统空,见自性真空。若是还有气脉,还有感觉,还有痛苦,坐着不舒服,那都陷在受阴、想阴里头,还谈个什么เ其他的呢?纵然你得了定,呼吸停止,脉还不止,依旧没能脱离行阴。即使脉也๣停了,你暖、寿、识仍在,依旧无຀法超出识阴的控制。

那么,藉着“观自在菩萨,行深般若波罗蜜多时,照见五蕴皆空”的修法,人人直修下去,由观到照ั。等到照ั的时候,那便一点也不吃力,也用不着修,但又不离修。自然而修,修而不修,也无着力之处,好像无修无证,但又清明在躬,才能度一切苦厄。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